基金会动态

关键农时的关键课——察右中旗实践营第三、四期课程急农所急


7月下旬至9月初是马铃薯增产增收的关键时期,针对这一情况,7月25日,乡村发展基金会项目组组织察右中旗·嘉种计划马铃薯现代农业技术(MAP)实践营(以下简称“实践营”)的26名学员,赴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和商都县开展第三期课程——马铃薯生长关键期增产增收知识技能实地教学。

微信图片_20230803162127.png

实践营学员们走进中化现代农业技术兴和服务中心,通过观看视频、导师授课和实验室参观等多种形式,学习掌握现代农业、数字农业、实验室检测、科学种植管理等全流程生产管理技术;在商都县现代农业技术示范田,嘉种计划导师、中化MAP特作事业部马铃薯技术部专家吴会生老师针对马铃薯当前生长阶段的田间管理问题,特别是如何判断炭疽等病害,如何科学使用农药,如何判断缺少何种微量元素以及如何及时抓住关键时间节点增产增量等技术要点,进行详细讲解。其间,他还就学员们提出的问题和困惑,一一进行解答。

微信图片_20230803162222.png

项目组在走访中发现,很多学员在马铃薯种植上投入资金巨大,却在关键生长期的田间管理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很可能会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为及时帮助学员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增产增收,项目组决定紧急增加一期课程——第四期课程:田间一对一现场辅导。

微信图片_20230803162603.png

7月31日至8月1日,项目组会同导师团深入农户的田间地头,走访嘉种计划学员,一对一进行辅导,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可行的解决方案。


此次课程共走访了12户嘉种计划学员,涉及察右中旗的5个乡镇,总行程超过100公里,影响带动周边农户24户,指导服务马铃薯种植面积超过8100亩。走访期间,周边村民闻讯而来,看到这么贴近实际的课程,听到这么有帮助的讲解,纷纷要求加入学习,项目组欣然同意。导师们顶风冒雨,不辞劳苦,现场进行勘察、检测,提供实际、可靠的增产增收方案,赢得嘉种计划学员和村民们的一致称赞。

微信图片_20230803162655.png

导师们也深受嘉种计划公益精神和村民热情的感染,主动录制土壤标本提取、马铃薯常见疾病诊断等教学视频,供他们学习。并提出要帮农户们免费进行土壤检测,全力帮助农民增产增收。

微信图片_20230803162748.png

8月1日下午,项目组、导师团、种植户共同召开了本期课程的总结培训会,就现阶段马铃薯出现的共性和个性问题进行了梳理总结,并对下一步田间管理需要注意的事项和相关解决方案进行辅导、讲解。


感受到嘉种计划公益项目的至诚至善,学员聂永珍在总结会上主动要求发言,他说:“这次培训都是干货,我们学到了很多,对我们的帮助很大,这才是老百姓需要的公益!”

64011.jpg


学员张金泉2013年组织村民创办了双丰农业合作社,到如今,已经拥有5个基地,3000多亩耕地,以马铃薯种植为主,众多村民纷纷入股。马铃薯每亩的投入超过3000元,对农民来说,很可能就是他们大半生的积蓄。作为带头人,他是有挺大压力的。参加了这两次课程学习后,他收获很大,心里也更有底了,他说:“在马铃薯生长的关键时期,开展这么有帮助的课程,让我们对今年马铃薯的收成有了很大的信心。作为公益组织,为了种植户能种好马铃薯,增加收入,如此用心用情的做事情,我非常感动,很感谢主办方和项目组的老师们为我们做的事!”

微信截图_20230802115221.png


察右中旗·嘉种计划马铃薯现代农业技术(MAP)实践营公益项目由中国民生银行资助,察右中旗人民政府、中国民生银行、西安市乡村发展公益慈善基金会、先正达集团中国联合主办,旗农牧和科技局承办。以马铃薯种植户、涉农系统的技术人员为主要培训对象,在引进、落地现代农业技术的同时,培养一批本地技术、运营人才,助力其马铃薯种植从传统经验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做优做强中旗马铃薯产业。该项目自今年4月13日启动以来,已开展了两期课程,分别就马铃薯生产全周期的科学种植经验和前期马铃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开展教学,让学员们学习到了马铃薯种植的现代农业技术知识和相关技能、经验。

微信截图_20230803162953.png

微信截图_20230802115626.png



特别感谢以下学员对本次课程的帮助和支持

张金泉  赵国东


13384919516 02981618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