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正值成立五周年之际,西安市乡村发展公益慈善基金会于1月7日在深圳万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了2024联合创始人年度大会。本次年会旨在回顾总结基金会五年来的工作,对未来基金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研讨。
本次年会由基金会执行理事长陈行甲主持,王石、海闻、孔东梅、黄世再、王振耀、汤丽霞、王卫东、窦瑞刚、张程程、刘荟荟、李铁、王军、高向东、王俊英、陆波、张欣、黄小敏、梁小潞、钟慧、李美冬、孙晓光、高旺盛、周智琛、奚志农、李成才、洪海、马清运、吴昊、郭兆斌、何创飞、刘述进、彭雨露、王赋成、郭世超及受邀嘉宾出席会议。
会议首先通过视频的方式对2023年基金会工作进行回顾。2023全年,基金会秘书处和延安大学乡村发展研究院在全国16个县(区)开展了15个公益项目,累计开展105场活动;直接受益人数为线下5万多人,线上超过150万人次;秘书处项目团队发展到10人;察右中旗马铃薯现代农业技术实践营公益项目指导、帮助15名实践组学员增产329万公斤,增收526万元,荣获澎湃新闻“2023年度责任践行乡村振兴奖”,基金会获评2023第十三届公益节暨2023ESG影响力年会“2023年度乡村振兴贡献奖”。
2023年是基金会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秘书处完成了自执行公益项目体系建设。秘书处围绕“创新与探索”的工作主题,设计、构建了独具特色、社会需求度和认可度高的公益项目体系,并建设了一支能够担负该使命的团队。
秘书长张欣对基金会五年来各项目的实施情况、执行过程、取得的成效及下一步工作计划进行了汇报。五年来,基金会在全国累计开展公益项目36个,直接受益人数8.75万人,影响人群超过850万人次,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
延安大学乡村发展研究院系基金会与延安大学于2019年共同创立,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原副校长)、汇丰商学院创院院长、基金会创始人海闻教授担任院长,他从学术研究、学生培养、公益培训、发展论坛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学院的工作及成效。
五年来,研究院面向全国设立科研项目,开展乡村振兴理论与政策研究,评审资助20个项目,投入总经费265万元;建设《中国乡村发展数据库》,为专家学者研究提供数据支持;收集县级及各行业部门访谈提纲29份、收集农户调查问卷828份,形成4份调研报告,为延安市政府决策提供了数据和依据;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支持延安大学经管学院教师提升教学科研水平、组建了校级乡村振兴科研团队、加强学院师资力量、硬件设施建设。
五年来,举办“新农人”、陕西省选调生、乡村振兴带头人等多项公益培训,累计培训总人数达到了7650人,培养了一批农经管理人才,并获批延安市乡村振兴培训基地;累计举办了三届乡村发展延安论坛,开展乡村振兴相关的理论政策研讨,累计参加人数800多人,影响广泛、成效显著;承办了国家农业农村部在南京主办的“2019年全国新农民新技术创业创新博览会”的八个分论坛之一:“产业再造高峰论坛暨系列创新项目发布会”论坛。
察右中旗嘉种计划学员、返乡创业大学生代表赵国东作为受益人代表进行发言:他分享了自己在马铃薯种植过程中因病虫灾害影响几近亏损,在实践营的指导、帮助下实现扭亏为盈的事迹,表达了对基金会的感谢,并表示将继续秉持互帮互助的理念传播公益精神,与本地种植户们共同将察右中旗马铃薯种植产业做优做强。
联合创始人高旺盛分享了在基金会的资助和支持下,在家乡天水市麦积区高方村动员本村群众和各方面社会力量,重建秦腔戏台、传承乡村秦腔文化的经历。同时,项目的开展促进了公益理念和公益文化在高方村传播,极大地提升了乡风文明和本地文化振兴。
本次年会表彰了在2023年度做出杰出贡献的联合创始人和公益服务伙伴。荣获2023年度联合创始人特别贡献奖的是:崔荣华、张朝阳、郭凯天、李铁。荣获2023年度卓越伙伴奖的是:北京中伦律师事务所、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深圳分所。
在闭门交流环节,与会人员就基金会的可持续发展、项目创新与实践以及当前乡村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行了深入探讨。
最后,海闻作总结发言,他期望基金会继续致力于推动乡村事业的发展,为更多的乡村地区提供支持和帮助,通过与合作伙伴、在地单位、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