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以“爱与 AI 看见未来”为主题的第九届中国公益年会在北京盛大举行。这场公益盛会汇聚了数百位来自公益慈善领域的行动者、观察者与创变者,大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民生议题,交流公益经验,为推动公益事业发展出谋划策。本届年会由《公益时报》社主办,内蒙古老牛慈善基金会、河仁慈善基金会、阿里巴巴公益共同支持。
年会现场,备受瞩目的2024中国公益年度记录正式发布,西安市乡村发展公益慈善基金会凭借在乡村人才培养方面的创新实践与突出成效,成功入选该记录名单。这一荣誉不仅是对基金会过往努力的高度认可,更是激励我们在公益道路上继续前行的强大动力。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会长陈存根,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党委书记兼副会长周惠,内蒙古老牛慈善基金会理事长雷永胜,《公益时报》社社长赵冠军,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姚瑶,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执行副理事长刘文奎,红十字国际学院院长王汝鹏,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长赵素京,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理事长郑国君,中宣部人权发展和交流中心副主任、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秦亮,东润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孔东梅等众多公益领域的重要嘉宾出席了本次年会。
为促进思想碰撞与经验交流,年会精心设置了三个圆桌对话环节,分别聚焦 “慈善组织的项目之道”“公益之于教育” 以及 “科技改变公益” 这三个备受关注的公益议题。西安市乡村发展公益慈善基金会副秘书长杨玲受邀参加了 “公益之于教育” 的圆桌讨论,在会上分享了基金会在乡村教育公益项目中的实践经验与创新思路,与其他嘉宾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发挥公益力量,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在年会的高潮时刻,全场嘉宾共同见证了《德厚流光 高山景行 2024 中国公益年度记录》的发布。《公益时报》通过对2024年全年公益领域的细致观察与深入报道,梳理出一批在公益道路上砥砺奋进的个人、企业、机构和项目。这些入选者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公益的责任与担当,在扶贫济困、乡村振兴、教育发展、灾害救援、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发光发热,为社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温暖与希望,成为公益领域的榜样力量。
回顾2024年,西安市乡村发展公益慈善基金会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党建引领、阳光公益和创新发展的指导思想。在公益项目的实践与探索中,我们总结确立了 “从受益人到授益人” 的公益理念和工作原则。通过不断探索创新 “实践+陪跑” 的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员的公益精神,同步传递公益理念和公益文化。在此基础上,我们积极指导、帮助学员组建乡村在地志愿者组织,开展各类公益活动,让学员们用所学技能和公益精神去帮助、感召、引导身边更多的群众,形成以村民为主体的乡村振兴内生力量。
过去一年,基金会在各界支持下投身公益,在乡村振兴公益领域取得一定进展:
1.开展公益项目20项,举办公益活动110余场,培养乡村振兴各类优秀人才2590人,覆盖现代农业技术、乡村运营、乡村治理与建设、电商直播、乡村文旅等当前乡村亟需发展的关键领域。 2.在全国4个县(旗)辅导、孵化成立了8个以学员为主体的乡村在地志愿者组织,这些组织积极开展常态化的帮扶助农公益行动,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59次。 3.基金会重点资助的延安大学乡村发展研究院,已有1名研究生顺利毕业,现有16名在校研究生。其中,3名学生分别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1人在 SCI 二区发表文章,1人获“中国研究生企业管理创新大赛”国家级一等奖。 4.明日地平线乡村振兴通识课成功进入全国1900多所高校的本科生选课系统,全年有257所高校、4 万名学生选修。 5.基金会全年募款收入2,249,797元,公益总支出8,803,685.95元,公益项目直接受益人数5.9万人,影响人群超过300万人次。 6.基金会的项目模式和实践成果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相关各方的高度认可,荣获陕西省民政厅、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新华网、澎湃新闻等单位颁发的各类奖项11项。
此次入选 2024 中国公益年度记录,是对西安市乡村发展公益慈善基金会过往工作的肯定,也意味着我们肩负着更重大的责任与使命。未来,基金会将以此为契机,继续秉持初心,深耕乡村公益领域,不断创新公益项目与模式,汇聚更多社会力量,为乡村振兴事业添砖加瓦。